浏览数量:32 作者:南京市晓庄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6-13 来源:本站
时光匆匆,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一学期的学习即将接近尾声,迎面而来的是期末总复习。第十六周,晓庄二小全体数学老师齐聚课堂,一起聆听曹杨老师、芮静洁老师、汪长艳老师和袁超珠老师的期末复习课。
曹杨老师执教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让人耳目一新,从日常生活中的元、角、分出发,看图口算,先学会用小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思考。
芮静洁老师执教《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芮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流程,整节课分为“了解小组同学的龋齿情况”、“统计我们的课表”和“石头、剪刀、布”三个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整节课课堂氛围活泼有趣,直到下课孩子们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真是一节“好玩有趣”的数学课。
生活中的数学趣味十足,汪长艳老师一节关于《人民币的认识》的复习课上的妙趣横生,从班级同学参加学校的“绿色小火车”公益活动,卖废品得来的钱进行分类整理,让孩子清楚纸币和纸币一类、硬币和硬币一类,根据单位的不同,元和元一类、角和角一类、分和分一类,明确人民币计算的本质是相同单位的数量相加。再顺理成章地过渡到用卖废品的钱去商店买文具捐赠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其间设置了各种情境和相应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探究积极性极高,这节课的环节衔接精雕细琢,可谓是充分激起了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袁超珠老师的《多位数的复习》,先布置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点,尝试完成思维导图,唤醒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记忆,引导学生经历回顾、梳理、沟通的过程,并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认识多位数,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能力。
课后,研讨老师纷纷谈了谈自己的听课收获。
丁佳慧:通过曹老师的逐步引导,学生更加规范的审题和答题,而早餐价目表的题型设置更加让学生认识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的联系。课堂上曹杨老师语言亲切,注重课堂交流,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驾驭了学问,更加学习了,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潘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去体验,学习才更加有效。芮老师在教学中,借助身边熟悉的事例,一次次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记录统计结果,为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积累数据,收集信息。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了新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李老师分享到芮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动手操作统计本组同学蛀牙的情况,并通过比较各组统计时间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统计也是需要有侧重点的,统计的对象不同也就导致了统计的侧重点不同,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统计的方法,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曹杨:汪长艳老师将人民币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使知识更加融会贯通。随后汪老师以“绿色小火车”为话题,引出人民币的计算,并提供真实情境,学生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加深对货币的认识。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怎么付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给出了不同的付款方法,在交流中,学生明白了同样的币值有不一样的付款方法。整堂课,学生沉静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收获成长和快乐!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晓庄二小全体数学教师在思索中,感悟课堂,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课后老师们围绕主题积极讨论,让大家了解到复习课的成功以及值得反思的地方。
区教育督导网 | 江苏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 | 南京教育信息网 | 南京教育党建 | 南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教育装备管理系统